某三甲医院拥有3个院区(总院、东院、西院),总面积28万平方米,日均人流量超1.2万人次。
原系统问题:
1、摄像头数量不足(仅800台),覆盖盲区多,跨院区无法统一管理;
2、机房设备老化,存储分散,数据无法跨院区调阅;
3、缺乏智能化分析能力,能耗高且扩展性差。
核心目标:
●建设覆盖3个院区的1600+摄像头高清监控网络;
●构建“一中心双备份”机房架构;
●实现10年可持续性运维(扩展性、节能性、易维护性)。
功能需求
1、三院区统一管理:总院集中控制,分院独立运维;
2、重点区域:急诊大厅、药库、手术室、新生儿病房、高压氧舱等需4K+红外+拾音;
3、机房建设:满足PB级存储,支持异地灾备。
可持续性要求
1、设备选型:模块化设计,支持未来5年AI功能扩展;
2、绿色节能:摄像头支持POE供电,机房采用液冷技术降低PUE值;
3、运维成本:远程诊断+预测性维护,降低人工巡检频率。
区域 | 摄像头类型 | 数量 | 特殊要求 |
公共区域(大厅、走廊) | 4K广角智能球机(带人数统计) | 900台 | 抗逆光,支持人流密度预警 |
重点科室(手术室、ICU) | 4K防爆摄像头+拾音器 | 300台 | 录像加密,权限分级管理 |
周界及停车场 | 热成像+激光夜视一体化摄像机 | 400台 | 区域入侵报警联动照明 |
●网络设计:
1、三院区通过裸光纤专网互联,带宽≥10Gbps;
2、采用三层网络架构(核心-汇聚-接入),核心交换机支持SDN(软件定义网络),按需分配带宽。
●存储方案:
1、总院机房:部署分布式存储集群(裸容量≥6PB),支持横向扩展;
2、东院/西院:各配置边缘存储节点,与总院实时同步关键数据;
3、冷数据自动归档至蓝光存储,降低能耗。
模块 | 设计要点 | 可持续性技术 |
主数据中心(总院) | Tier 3标准,双路UPS+柴油发电机 | 液冷机柜,PUE≤1.3 |
分院边缘机房 | 模块化微机房,支持快速部署 | 采用华为/戴尔等厂商的低碳服务器 |
灾备中心 | 异地建设(距主中心≥50km),数据延迟<2s | 磁光电混合存储,寿命长达50年 |
●基础功能:三院区视频统一检索、人脸识别、车辆轨迹追踪;
●扩展性设计:
1、预留AI算法接口,支持后续加载医疗场景专用模型(如跌倒检测、医疗设备状态监控);
2、开放API与医院HIS系统对接,实现“医闹人员黑名单”实时联动。
1、患者隐私区域(诊室、病房)启用动态马赛克技术,非授权访问自动模糊画面;
2、通过等保三级认证,数据传输采用国密SM4加密。
●弹性扩展能力
1、摄像头供电:POE++(IEEE 802.3bt)标准,单端口供电90W,支持未来升级8K摄像头;
2、存储架构:分布式集群可在线扩容,单集群支持扩展至100PB。
●绿色节能技术
1、机房:华为FusionModule智能微模块,相比传统机房节能40%;
2、设备:海康威视“深眸”系列摄像机,功耗降低30%。
●全生命周期管理
1、运维平台:内置设备健康度监测,提前预警硬盘、电源故障;
2、旧设备利用:原有300台标清摄像头改造为物联网感知终端(如消防通道占用监测)。
●实施周期
1、分三阶段(总院→东院→西院),总工期6个月;
2、采用“5G临时监控车”保障施工期间安全覆盖。
●核心成果
1、三院区监控统一管理,调阅跨院区录像时间<3秒;
2、机房能耗降低35%,存储成本下降50%(冷热数据分层);
3、通过AI预警避免12起潜在安全事件(如滞留可疑包裹、患者跌倒)。
本方案通过“统一规划、分步实施、弹性扩展”的设计理念,解决多院区监控碎片化问题,同时以“绿色机房+智能运维”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,符合大型医疗机构对安全性、合规性、可持续性的核心诉求,为智慧医院建设提供可复用的标杆案例。
项目咨询电话:400660431
扫码关注公众号
版权所有:武汉安泰佳业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备案号:鄂ICP备18012519号-1 技术支持:易畅客营销系统